调解常见问题

流程进度

1

申请调解

根据调解自愿原则,当事人可以自选调解机构提交调解申请。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不收取费用。

2

调解机构受理调解

调解机构受理条件:对于当事人申请受理的纠纷进行审查。符合受理纠纷的条件包括:(1)有明确的被申请调解人。(2)有具体的要求。(3)有提出调解申请的事实依据。(4)申请调解的纠纷必须属于调解机构受理范围。

3

调解调查

调解机构根据纠纷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查明纠纷的事实经过,拟定调解纠纷的方案。

4

调解会议

调解机构会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可以指定一名或者数名调解员进行调解,也可以由当事人选择一名或者数名调解员进行调解。当事人可以要求对调解公开或不公开
进行。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帮助当事人在调解会议过程中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也可以委托代理人代表自己参加调解会议进行调解

5

达成调解协议

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调解协议具有一般民事合同的效力,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后调解协议生效

6

申请司法确认

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
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在当事人不履行的时候具备强制执行效力,不用再进行起诉

7

申请法院执行

当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并根据判决结果申请强制执行。调解协议经过司法确认的,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

申请人民调解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口头或书面向调委会申请调解,申请受理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申请受理一方,必须说明与谁发生争议,谁侵犯了他的权益。
(2)要有具体的请求目的。申请人必须说明请求调解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3)要有基本事实依据和理由。申请人必须提出发生纠纷的基本事实及相应的证据、理由。
(4)纠纷属于调委会主管和管辖。即符合民间纠纷受理范围,且在调委会管辖地段之内。

调解协议和民事调解书的区别?

一、现行相关法律规定:调解协议是指在调解人员的主持下,当事人自行判断各自利益后,在平等自愿的条件下达成的协议。具备以下条件的调解协议有效:(1)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二、《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它既是当事人协商结果的记录,又是人民法院予以批准的证明,也是当事人遵照执行的根据。
三、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民事调解书》可以作为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但是调解协议不具有,只是合同法中规定的普通合同的一种。

人们可以到哪些地方进行人民调解?

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的,可以到所在地区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或者区人民调解中心进行调解,也可以选择在人民法院的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
1、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调处跨区域、跨行业和重大矛盾纠纷;
2、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
3、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可以委托公安交管部门以及交通巡回法庭进行诉前化解;
4、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可以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处中心、农信土地承包仲裁机构、无利害关系的有关农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门或农村基层组织诉前化解;
5、对于婚姻家庭纠纷,可以委托妇联组织诉前化解;
6、对于消费者权益纠纷,可以委托消费者协会(委员会)平台进行诉前化解;
7、对于医患纠纷,可以委托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市、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诉前化解;
8、对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可以委托环境保护部门或相关特邀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
9、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可以委托工会组织或相关特邀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
10、社区调解,即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社区调解是由纠纷当事人所在社区调解室进行的调解。

调解有哪些种类?

在中国,调解的种类很多。根据调解的主体不同,有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以及律师调解等。人民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进行的调解;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的调解;行政调解是基层人民政府或者行政机关主持下进行的调解;仲裁调解是在仲裁机构主持下进行的调解。在这几种调解中,法院调解属于诉内调解,其他都属于诉外调解。